如何在Windows下安装redis缓存中间件

1.下载https://github.com/MSOpenTech/redis/releases
2.创建redis.conf文件
#是否作为守护进程运行
daemonize yes
#Redis 默认监听端口
port 10000
#客户端闲置多少秒后,断开连接
timeout 300
#日志显示级别
loglevel verbose
#指定日志输出的文件名,也可指定到标准输出端口
logfile redis.log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最大是16,默认连接的数据库是0,可以通过select N 来连接不同的数据库
databases 32
#Dump持久化策略
#当有一条Keys 数据被改变是,900 秒刷新到disk 一次
#save 900 1
#当有10 条Keys 数据被改变时,300 秒刷新到disk 一次
save 300 100
#当有1w 条keys 数据被改变时,60 秒刷新到disk 一次
save 6000 6379
#当dump     .rdb 数据库的时候是否压缩数据对象
rdbcompression yes
#dump 持久化数据保存的文件名
dbfilename dump.rdb
###########    Replication #####################
#Redis的主从配置,配置slaveof则实例作为从服务器
#slaveof 192.168.0.105 6379
#主服务器连接密码
#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 安全性 ###########
#设置连接密码
#requirepass <password>
############### LIMITS ##############
#最大客户端连接数
# maxclients 128
#最大内存使用率
# maxmemory <bytes>
########## APPEND ONLY MODE #########
#是否开启日志功能
appendonly no
# AOF持久化策略
#appendf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appendfsync no
################ VIRTUAL MEMORY ###########
#是否开启VM 功能
#vm-enabled no
# vm-enabled yes
#vm-swap-file logs/redis.swap
#vm-max-memory 0
#vm-page-size 32
#vm-pages 134217728
#vm-max-threads 4
主从复制
在从服务器配置文件中配置slaveof ,填写服务器IP及端口即可,如果主服务器设置了连接密码,在masterauth后指定密码就行了。
持久化
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文案,Dump持久化和AOF日志文件持久化。
Dump持久化是把内存中的数据完整写入到数据文件,由配置策略触发写入,如果在数据更改后又未达到触发条件而发生故障会造成部分数据丢失。
AOF持久化是日志存储的,是增量的形式,记录每一个数据操作动作,数据恢复时就根据这些日志来生成。
3.命令行操作
使用CMD命令提示符,打开redis-cli连接redis服务器 ,也可以使用telnet客户端
# redis-cli -h 服务器 –p 端口 –a 密码
redis-cli.exe -h 127.0.0.1 -p 6379
连接成功后,就可对redis数据增删改查了,如字符串操作:
以下是一些服务器管理常用命令:
info   #查看服务器信息
select <dbsize> #选择数据库索引  select 1
flushall #清空全部数据
flushdb  #清空当前索引的数据库
slaveof <服务器> <端口>  #设置为从服务器
slaveof no one #设置为主服务器
shutdown  #关闭服务
附加几个 bat 批处理脚本,请根据需要灵活配置
service-install.bat
redis-server.exe –service-install redis.windows.conf –loglevel verbose
uninstall-service.bat
redis-server –service-uninstall
startup.bat
redis-server.exe redis.windows.conf

Windows下tomcat自动定时重启方法

1,首先将tomcat注册为服务,先打开tomcat的bin目录下service.bat文件,修改下面的值,这是sevvice的注册名称和显示名称,一般可使用默认值。
set SERVICE_NAME=Tomcat5
set PR_DISPLAYNAME=Apache Tomcat
然后修改jvm大小,搜索到–JvmMs 128 –JvmMx 256 进行修改,因为做成服务启动,启动的时候就不会用到catalina.bat,也就不会读取里面的jvm设置了。
然后运行cmd命令窗口,cd 到tomcat的bin目录下,运行下面的命令
service.bat install
运行成功过后,会提示服务已经安装成功。
2,制作重启脚本restart.bat,文件内容如下
net stop Tomcat5
net start Tomcat5
3,利用控制面板里面的“任务计划”设置第2步的脚本运行时间计划
4,如果想删除服务,也很简单,先把服务停掉,然后在cmd窗口运行下面的命令即可,
后面那个Tomcat5是服务名。
sc delete Tomcat5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先把服务停掉,才能一次删除成功,或者删除之后再停止服务,就会发现服务已经删除成功了。

Linux安装LuaJIT-2.0.2

wget -c http://luajit.org/download/LuaJIT-2.0.4.tar.gz
tar xzvf LuaJIT-2.0.4.tar.gz
cd LuaJIT-2.0.4
make install PREFIX=/opt/servers/luajit
echo “/opt/servers/luajit/lib” > /etc/ld.so.conf.d/usr_local_luajit_lib.conf
ldconfig
#注意环境变量!
export LUAJIT_LIB=/opt/servers/luajit/lib
export LUAJIT_INC=/opt/servers/luajit/include/luajit-2.0

Linux运维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命令

系统信息
arch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1)
uname -m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2)
uname -r 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dmidecode -q 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 (SMBIOS / DMI)
hdparm -i /dev/hda 罗列一个磁盘的架构特性
hdparm -tT /dev/sda 在磁盘上执行测试性读取操作
cat /proc/cpuinfo 显示CPU info的信息
top   查看CPU即时信息 ,显示状态按q退出
cat /proc/interrupts 显示中断
cat /proc/meminfo 校验内存使用
cat /proc/swaps 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显示内核的版本
cat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
cat /proc/mounts 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lspci -tv 罗列 PCI 设备
lsusb -tv 显示 USB 设备
date 显示系统日期 jps
cal 2007 显示2007年的日历表
date 041217002007.00 设置日期和时间 – 月日时分年.秒
clock -w 将时间修改保存到 BIOS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内存回收
关机 (系统的关机、重启以及登出 )
shutdown -h now 关闭系统(1)
init 0 关闭系统(2)
telinit 0 关闭系统(3)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c 取消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r now 重启(1)
reboot 重启(2)
logout 注销
文件和目录
cd /home 进入 ‘/ home’ 目录’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cd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user1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pwd 显示工作路径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F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l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ls [0-9] 显示包含数字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1)
ls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2)
mkdir dir1 创建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
rm -f file1 删除一个叫做 ‘file1′ 的文件’
rmdir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rm -rf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并同时删除其内容
rm -rf dir1 dir2 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
mv dir1 new_dir 重命名/移动 一个目录 抽
cp file1 file2 复制一个文件
cp dir/* . 复制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tmp/dir1 . 复制一个目录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dir1 dir2 复制一个目录
ln -s file1 lnk1 创建一个指向文件或目录的软链接
ln file1 lnk1 创建一个指向文件或目录的物理链接
touch -t 0712250000 file1 修改一个文件或目录的时间戳 – (YYMMDDhhmm)
file file1 outputs the mime type of the file as text
iconv -l 列出已知的编码
iconv -f fromEncoding -t toEncoding inputFile > outputFile creates a new from the given input file by assuming it is encoded in fromEncoding and converting it to toEncoding.
find . -maxdepth 1 -name .jpg -print -exec convert “{}” -resize 80×60 “thumbs/{}” ; batch resize fi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and send them to a thumbnails directory (requires convert from Imagemagick)
文件搜索
find / -name file1 从 ‘/’ 开始进入根文件系统搜索文件和目录
find / -user user1 搜索属于用户 ‘user1’ 的文件和目录
find /home/user1 -name *.bin 在目录 ‘/ home/user1′ 中搜索带有’.bin’ 结尾的文件
find /usr/bin -type f -atime +100 搜索在过去100天内未被使用过的执行文件
find /usr/bin -type f -mtime -10 搜索在10天内被创建或者修改过的文件
find / -name *.rpm -exec chmod 755 ‘{}’ ; 搜索以 ‘.rpm’ 结尾的文件并定义其权限
find / -xdev -name *.rpm 搜索以 ‘.rpm’ 结尾的文件,忽略光驱、捷盘等可移动设备
locate *.ps 寻找以 ‘.ps’ 结尾的文件 – 先运行 ‘updatedb’ 命令
whereis halt 显示一个二进制文件、源码或man的位置
which halt 显示一个二进制文件或可执行文件的完整路径
挂载一个文件系统
mount /dev/hda2 /mnt/hda2 挂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 确定目录 ‘/ mnt/hda2’ 已经存在
umount /dev/hda2 卸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 先从挂载点 ‘/ mnt/hda2’ 退出
fuser -km /mnt/hda2 当设备繁忙时强制卸载
umount -n /mnt/hda2 运行卸载操作而不写入 /etc/mtab 文件- 当文件为只读或当磁盘写满时非常有用
mount /dev/fd0 /mnt/floppy 挂载一个软盘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一个cdrom或dvdrom
mount /dev/hdc /mnt/cdrecorder 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mount /dev/hdb /mnt/cdrecorder 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mount -o loop file.iso /mnt/cdrom 挂载一个文件或ISO镜像文件
mount -t vfat /dev/hda5 /mnt/hda5 挂载一个Windows FAT32文件系统
mount /dev/sda1 /mnt/usbdisk 挂载一个usb 捷盘或闪存设备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user,password=pass //WinClient/share /mnt/share 挂载一个windows网络共享
磁盘空间
df -h 显示已经挂载的分区列表
ls -lSr |more 以尺寸大小排列文件和目录
du -sh dir1 估算目录 ‘dir1′ 已经使用的磁盘空间’
du -sk * | sort -rn 以容量大小为依据依次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大小
rpm -q -a –qf ‘%10{SIZE}t%{NAME}n’ | sort -k1,1n 以大小为依据依次显示已安装的rpm包所使用的空间 (fedora, redhat类系统)
dpkg-query -W -f=’${Installed-Size;10}t${Package}n’ | sort -k1,1n 以大小为依据显示已安装的deb包所使用的空间 (ubuntu, debian类系统)
返回顶部索引 ^
用户和群组
groupadd group_name 创建一个新用户组
groupdel group_name 删除一个用户组
groupmod -n new_group_name old_group_name 重命名一个用户组
useradd -c “Name Surname ” -g admin -d /home/user1 -s /bin/bash user1 创建一个属于 “admin” 用户组的用户
useradd user1 创建一个新用户
userdel -r user1 删除一个用户 ( ‘-r’ 排除主目录)
usermod -c “User FTP” -g system -d /ftp/user1 -s /bin/nologin user1 修改用户属性
passwd 修改口令
passwd user1 修改一个用户的口令 (只允许root执行)
chage -E 2005-12-31 user1 设置用户口令的失效期限
pwck 检查 ‘/etc/passwd’ 的文件格式和语法修正以及存在的用户
grpck 检查 ‘/etc/passwd’ 的文件格式和语法修正以及存在的群组
newgrp group_name 登陆进一个新的群组以改变新创建文件的预设群组
返回顶部索引 ^
文件的权限
– 使用 “+” 设置权限,使用 “-” 用于取消
ls -lh 显示权限
ls /tmp | pr -T5 -W$COLUMNS 将终端划分成5栏显示
chmod ugo+rwx directory1 设置目录的所有人(u)、群组(g)以及其他人(o)以读(r )、写(w)和执行(x)的权限
chmod go-rwx directory1 删除群组(g)与其他人(o)对目录的读写执行权限
chown user1 file1 改变一个文件的所有人属性
chown -R user1 directory1 改变一个目录的所有人属性并同时改变改目录下所有文件的属性
chgrp group1 file1 改变文件的群组
chown user1:group1 file1 改变一个文件的所有人和群组属性
find / -perm -u+s 罗列一个系统中所有使用了SUID控制的文件
chmod u+s /bin/file1 设置一个二进制文件的 SUID 位 – 运行该文件的用户也被赋予和所有者同样的权限
chmod u-s /bin/file1 禁用一个二进制文件的 SUID位
chmod g+s /home/public 设置一个目录的SGID 位 – 类似SUID ,不过这是针对目录的
chmod g-s /home/public 禁用一个目录的 SGID 位
chmod o+t /home/public 设置一个文件的 STIKY 位 – 只允许合法所有人删除文件
chmod o-t /home/public 禁用一个目录的 STIKY 位
返回顶部索引 ^
文件的特殊属性 – 使用 “+” 设置权限,使用 “-” 用于取消
chattr +a file1 只允许以追加方式读写文件
chattr +c file1 允许这个文件能被内核自动压缩/解压
chattr +d file1 在进行文件系统备份时,dump程序将忽略这个文件
chattr +i file1 设置成不可变的文件,不能被删除、修改、重命名或者链接
chattr +s file1 允许一个文件被安全地删除
chattr +S file1 一旦应用程序对这个文件执行了写操作,使系统立刻把修改的结果写到磁盘
chattr +u file1 若文件被删除,系统会允许你在以后恢复这个被删除的文件
lsattr 显示特殊的属性
返回顶部索引 ^
打包和压缩文件
bunzip2 file1.bz2 解压一个叫做 ‘file1.bz2’的文件
bzip2 file1 压缩一个叫做 ‘file1’ 的文件
gunzip file1.gz 解压一个叫做 ‘file1.gz’的文件
gzip file1 压缩一个叫做 ‘file1’的文件
gzip -9 file1 最大程度压缩
rar a file1.rar test_file 创建一个叫做 ‘file1.rar’ 的包
rar a file1.rar file1 file2 dir1 同时压缩 ‘file1’, ‘file2’ 以及目录 ‘dir1’
rar x file1.rar 解压rar包
unrar x file1.rar 解压rar包
tar -cvf archive.tar file1 创建一个非压缩的 tarball
tar -cvf archive.tar file1 file2 dir1 创建一个包含了 ‘file1’, ‘file2’ 以及 ‘dir1’的档案文件
tar -tf archive.tar 显示一个包中的内容
tar -xvf archive.tar 释放一个包
tar -xvf archive.tar -C /tmp 将压缩包释放到 /tmp目录下
tar -cvfj archive.tar.bz2 dir1 创建一个bzip2格式的压缩包
tar -xvfj archive.tar.bz2 解压一个bzip2格式的压缩包
tar -cvfz archive.tar.gz dir1 创建一个gzip格式的压缩包
tar -xvfz archive.tar.gz 解压一个gzip格式的压缩包
zip file1.zip file1 创建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
zip -r file1.zip file1 file2 dir1 将几个文件和目录同时压缩成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
unzip file1.zip 解压一个zip格式压缩包
返回顶部索引 ^
RPM 包 – (Fedora, Redhat及类似系统)
rpm -ivh package.rpm 安装一个rpm包
rpm -ivh –nodeeps package.rpm 安装一个rpm包而忽略依赖关系警告
rpm -U package.rpm 更新一个rpm包但不改变其配置文件
rpm -F package.rpm 更新一个确定已经安装的rpm包
rpm -e package_name.rpm 删除一个rpm包
rpm -qa 显示系统中所有已经安装的rpm包
rpm -qa | grep httpd 显示所有名称中包含 “httpd” 字样的rpm包
rpm -qi package_name 获取一个已安装包的特殊信息
rpm -qg “System Environment/Daemons” 显示一个组件的rpm包
rpm -ql package_name 显示一个已经安装的rpm包提供的文件列表
rpm -qc package_name 显示一个已经安装的rpm包提供的配置文件列表
rpm -q package_name –whatrequires 显示与一个rpm包存在依赖关系的列表
rpm -q package_name –whatprovides 显示一个rpm包所占的体积
rpm -q package_name –scripts 显示在安装/删除期间所执行的脚本l
rpm -q package_name –changelog 显示一个rpm包的修改历史
rpm -qf /etc/httpd/conf/httpd.conf 确认所给的文件由哪个rpm包所提供
rpm -qp package.rpm -l 显示由一个尚未安装的rpm包提供的文件列表
rpm –import /media/cdrom/RPM-GPG-KEY 导入公钥数字证书
rpm –checksig package.rpm 确认一个rpm包的完整性
rpm -qa gpg-pubkey 确认已安装的所有rpm包的完整性
rpm -V package_name 检查文件尺寸、 许可、类型、所有者、群组、MD5检查以及最后修改时间
rpm -Va 检查系统中所有已安装的rpm包- 小心使用
rpm -Vp package.rpm 确认一个rpm包还未安装
rpm2cpio package.rpm | cpio –extract –make-directories bin 从一个rpm包运行可执行文件
rpm -ivh /usr/src/redhat/RPMS/arch/package.rpm 从一个rpm源码安装一个构建好的包
rpmbuild –rebuild package_name.src.rpm 从一个rpm源码构建一个 rpm 包
返回顶部索引 ^
YUM 软件包升级器 – (Fedora, RedHat及类似系统)
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下载并安装一个rpm包
yum localinstall package_name.rpm 将安装一个rpm包,使用你自己的软件仓库为你解决所有依赖关系
yum update package_name.rpm 更新当前系统中所有安装的rpm包
yum update package_name 更新一个rpm包
yum remove package_name 删除一个rpm包
yum list 列出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包
yum search package_name 在rpm仓库中搜寻软件包
yum clean packages 清理rpm缓存删除下载的包
yum clean headers 删除所有头文件
yum clean all 删除所有缓存的包和头文件
返回顶部索引 ^
DEB 包 (Debian, Ubuntu 以及类似系统)
dpkg -i package.deb 安装/更新一个 deb 包
dpkg -r package_name 从系统删除一个 deb 包
dpkg -l 显示系统中所有已经安装的 deb 包
dpkg -l | grep httpd 显示所有名称中包含 “httpd” 字样的deb包
dpkg -s package_name 获得已经安装在系统中一个特殊包的信息
dpkg -L package_name 显示系统中已经安装的一个deb包所提供的文件列表
dpkg –contents package.deb 显示尚未安装的一个包所提供的文件列表
dpkg -S /bin/ping 确认所给的文件由哪个deb包提供
返回顶部索引 ^
APT 软件工具 (Debian, Ubuntu 以及类似系统)
apt-get install package_name 安装/更新一个 deb 包
apt-cdrom install package_name 从光盘安装/更新一个 deb 包
apt-get update 升级列表中的软件包
apt-get upgrade 升级所有已安装的软件
apt-get remove package_name 从系统删除一个deb包
apt-get check 确认依赖的软件仓库正确
apt-get clean 从下载的软件包中清理缓存
apt-cache search searched-package 返回包含所要搜索字符串的软件包名称
返回顶部索引 ^
查看文件内容
cat file1 从第一个字节开始正向查看文件的内容
tac file1 从最后一行开始反向查看一个文件的内容
more file1 查看一个长文件的内容
less file1 类似于 ‘more’ 命令,但是它允许在文件中和正向操作一样的反向操作
head -2 file1 查看一个文件的前两行
tail -2 file1 查看一个文件的最后两行
tail -f /var/log/messages 实时查看被添加到一个文件中的内容
返回顶部索引 ^
文本处理
cat file1 file2 … | command <> file1_in.txt_or_file1_out.txt general syntax for text manipulation using PIPE, STDIN and STDOUT
cat file1 | command( sed, grep, awk, grep, etc…) > result.txt 合并一个文件的详细说明文本,并将简介写入一个新文件中
cat file1 | command( sed, grep, awk, grep, etc…) >> result.txt 合并一个文件的详细说明文本,并将简介写入一个已有的文件中
grep Aug /var/log/messages 在文件 ‘/var/log/messages’中查找关键词”Aug”
grep ^Aug /var/log/messages 在文件 ‘/var/log/messages’中查找以”Aug”开始的词汇
grep [0-9] /var/log/messages 选择 ‘/var/log/messages’ 文件中所有包含数字的行
grep Aug -R /var/log/ 在目录 ‘/var/log’ 及随后的目录中搜索字符串”Aug”
sed ‘s/stringa1/stringa2/g’ example.txt 将example.txt文件中的 “string1” 替换成 “string2”
sed ‘/^$/d’ example.txt 从example.txt文件中删除所有空白行
sed ‘/ #/d; /^$/d’ example.txt 从example.txt文件中删除所有注释和空白行
echo ‘esempio’ | tr ‘[:lower:]’ ‘[:upper:]’ 合并上下单元格内容
sed -e ‘1d’ result.txt 从文件example.txt 中排除第一行
sed -n ‘/stringa1/p’ 查看只包含词汇 “string1″的行
sed -e ‘s/ $//’ example.txt 删除每一行最后的空白字符
sed -e ‘s/stringa1//g’ example.txt 从文档中只删除词汇 “string1” 并保留剩余全部
sed -n ‘1,5p;5q’ example.txt 查看从第一行到第5行内容
sed -n ‘5p;5q’ example.txt 查看第5行
sed -e ‘s/00/0/g’ example.txt 用单个零替换多个零
cat -n file1 标示文件的行数
cat example.txt | awk ‘NR%2==1’ 删除example.txt文件中的所有偶数行
echo a b c | awk ‘{print $1}’ 查看一行第一栏
echo a b c | awk ‘{print $1,$3}’ 查看一行的第一和第三栏
paste file1 file2 合并两个文件或两栏的内容
paste -d ‘+’ file1 file2 合并两个文件或两栏的内容,中间用”+”区分
sort file1 file2 排序两个文件的内容
sort file1 file2 | uniq 取出两个文件的并集(重复的行只保留一份)
sort file1 file2 | uniq -u 删除交集,留下其他的行
sort file1 file2 | uniq -d 取出两个文件的交集(只留下同时存在于两个文件中的文件)
comm -1 file1 file2 比较两个文件的内容只删除 ‘file1’ 所包含的内容
comm -2 file1 file2 比较两个文件的内容只删除 ‘file2’ 所包含的内容
comm -3 file1 file2 比较两个文件的内容只删除两个文件共有的部分
返回顶部索引 ^
字符设置和文件格式转换
dos2unix filedos.txt fileunix.txt 将一个文本文件的格式从MSDOS转换成UNIX
unix2dos fileunix.txt filedos.txt 将一个文本文件的格式从UNIX转换成MSDOS
recode ..HTML < page.txt > page.html 将一个文本文件转换成html
recode -l | more 显示所有允许的转换格式
返回顶部索引 ^
文件系统分析
badblocks -v /dev/hda1 检查磁盘hda1上的坏磁块
fsck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linux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fsck.ext2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2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e2fsck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2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e2fsck -j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3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fsck.ext3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3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fsck.vfat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fat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fsck.msdos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dos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dosfsck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dos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初始化一个文件系统
mkfs /dev/hda1 在hda1分区创建一个文件系统
mke2fs /dev/hda1 在hda1分区创建一个linux ext2的文件系统
mke2fs -j /dev/hda1 在hda1分区创建一个linux ext3(日志型)的文件系统
mkfs -t vfat 32 -F /dev/hda1 创建一个 FAT32 文件系统
fdformat -n /dev/fd0 格式化一个软盘
mkswap /dev/hda3 创建一个swap文件系统
返回顶部索引 ^
SWAP文件系统
mkswap /dev/hda3 创建一个swap文件系统
swapon /dev/hda3 启用一个新的swap文件系统
swapon /dev/hda2 /dev/hdb3 启用两个swap分区
返回顶部索引 ^
备份
dump -0aj -f /tmp/home0.bak /home 制作一个 ‘/home’ 目录的完整备份
dump -1aj -f /tmp/home0.bak /home 制作一个 ‘/home’ 目录的交互式备份
restore -if /tmp/home0.bak 还原一个交互式备份
rsync -rogpav –delete /home /tmp 同步两边的目录
rsync -rogpav -e ssh –delete /home ip_address:/tmp 通过SSH通道rsync
rsync -az -e ssh –delete ip_addr:/home/public /home/local 通过ssh和压缩将一个远程目录同步到本地目录
rsync -az -e ssh –delete /home/local ip_addr:/home/public 通过ssh和压缩将本地目录同步到远程目录
dd bs=1M if=/dev/hda | gzip | ssh user@ip_addr ‘dd of=hda.gz’ 通过ssh在远程主机上执行一次备份本地磁盘的操作
dd if=/dev/sda of=/tmp/file1 备份磁盘内容到一个文件
tar -Puf backup.tar /home/user 执行一次对 ‘/home/user’ 目录的交互式备份操作
( cd /tmp/local/ && tar c . ) | ssh -C user@ip_addr ‘cd /home/share/ && tar x -p’ 通过ssh在远程目录中复制一个目录内容
( tar c /home ) | ssh -C user@ip_addr ‘cd /home/backup-home && tar x -p’ 通过ssh在远程目录中复制一个本地目录
tar cf – . | (cd /tmp/backup ; tar xf – ) 本地将一个目录复制到另一个地方,保留原有权限及链接
find /home/user1 -name ‘.txt’ | xargs cp -av –target-directory=/home/backup/ –parents 从一个目录查找并复制所有以 ‘.txt’ 结尾的文件到另一个目录
find /var/log -name ‘.log’ | tar cv –files-from=- | bzip2 > log.tar.bz2 查找所有以 ‘.log’ 结尾的文件并做成一个bzip包
dd if=/dev/hda of=/dev/fd0 bs=512 count=1 做一个将 MBR (Master Boot Record)内容复制到软盘的动作
dd if=/dev/fd0 of=/dev/hda bs=512 count=1 从已经保存到软盘的备份中恢复MBR内容
返回顶部索引 ^
光盘
cdrecord -v gracetime=2 dev=/dev/cdrom -eject blank=fast -force 清空一个可复写的光盘内容
mkisofs /dev/cdrom > cd.iso 在磁盘上创建一个光盘的iso镜像文件
mkisofs /dev/cdrom | gzip > cd_iso.gz 在磁盘上创建一个压缩了的光盘iso镜像文件
mkisofs -J -allow-leading-dots -R -V “Label CD” -iso-level 4 -o ./cd.iso data_cd 创建一个目录的iso镜像文件
cdrecord -v dev=/dev/cdrom cd.iso 刻录一个ISO镜像文件
gzip -dc cd_iso.gz | cdrecord dev=/dev/cdrom – 刻录一个压缩了的ISO镜像文件
mount -o loop cd.iso /mnt/iso 挂载一个ISO镜像文件
cd-paranoia -B 从一个CD光盘转录音轨到 wav 文件中
cd-paranoia — “-3” 从一个CD光盘转录音轨到 wav 文件中(参数-3)
cdrecord –scanbus 扫描总线以识别scsi通道
dd if=/dev/hdc | md5sum 校验一个设备的md5sum编码,例如一张 CD
网络 – (以太网和WIFI无线)
ifconfig eth0 显示一个以太网卡的配置
ifup eth0 启用一个 ‘eth0’ 网络设备
ifdown eth0 禁用一个 ‘eth0’ 网络设备
ifconfig eth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控制IP地址
ifconfig eth0 promisc 设置 ‘eth0’ 成混杂模式以嗅探数据包 (sniffing)
dhclient eth0 以dhcp模式启用 ‘eth0’
route -n show routing table
route add -net 0/0 gw IP_Gateway configura default gateway
route add -net 192.168.0.0 netmask 255.255.0.0 gw 192.168.1.1 configure static route to reach network ‘192.168.0.0/16’
route del 0/0 gw IP_gateway remove static route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activate ip routing
hostname show hostname of system
host www.example.com lookup hostname to resolve name to ip address and viceversa(1)
nslookup www.example.com lookup hostname to resolve name to ip address and viceversa(2)
ip link show show link status of all interfaces
mii-tool eth0 show link status of ‘eth0’
ethtool eth0 show statistics of network card ‘eth0’
netstat -tup show all active network connections and their PID
netstat -tupl show all network services listening on the system and their PID
tcpdump tcp port 80 show all HTTP traffic
iwlist scan show wireless networks
iwconfig eth1 show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network card
hostname show hostname
host www.example.com lookup hostname to resolve name to ip address and viceversa
nslookup www.example.com lookup hostname to resolve name to ip address and viceversa
whois www.example.com lookup on Whois database
GO TOP INDEX ^
Microsoft Windows networks (SAMBA)
nbtscan ip_addr netbios name resolution
nmblookup -A ip_addr netbios name resolution
smbclient -L ip_addr/hostname show remote shares of a windows host
smbget -Rr smb://ip_addr/share like wget can download files from a host windows via smb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user,password=pass //WinClient/share /mnt/share mount a windows network share
arch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1)
uname -m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2)
uname -r 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dmidecode -q 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 (SMBIOS / DMI)
hdparm -i /dev/hda 罗列一个磁盘的架构特性
hdparm -tT /dev/sda 在磁盘上执行测试性读取操作
cat /proc/cpuinfo 显示CPU info的信息
cat /proc/interrupts 显示中断
cat /proc/meminfo 校验内存使用
cat /proc/swaps 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显示内核的版本
cat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
cat /proc/mounts 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lspci -tv 罗列 PCI 设备
lsusb -tv 显示 USB 设备
date 显示系统日期
cal 2007 显示2007年的日历表
date 041217002007.00 设置日期和时间 – 月日时分年.秒
clock -w 将时间修改保存到 BIOS
关机 (系统的关机、重启以及登出 )
shutdown -h now 关闭系统(1)
init 0 关闭系统(2)
telinit 0 关闭系统(3)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c 取消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r now 重启(1)
reboot 重启(2)
logout 注销
cd /home 进入 ‘/ home’ 目录’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cd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user1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pwd 显示工作路径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F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l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ls [0-9] 显示包含数字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1)
ls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2)
mkdir dir1 创建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
rm -f file1 删除一个叫做 ‘file1′ 的文件’
rmdir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
rm -rf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并同时删除其内容
rm -rf dir1 dir2 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
mv dir1 new_dir 重命名/移动 一个目录
cp file1 file2 复制一个文件
cp dir/ . 复制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tmp/dir1 . 复制一个目录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dir1 dir2 复制一个目录
ln -s file1 lnk1 创建一个指向文件或目录的软链接
ln file1 lnk1 创建一个指向文件或目录的物理链接
touch -t 0712250000 file1 修改一个文件或目录的时间戳 – (YYMMDDhhmm)
file file1 outputs the mime type of the file as text
iconv -l 列出已知的编码
iconv -f fromEncoding -t toEncoding inputFile > outputFile creates a new from the given input file by assuming it is encoded in fromEncoding and converting it to toEncoding.
find . -maxdepth 1 -name .jpg -print -exec convert “{}” -resize 80×60 “thumbs/{}” ; batch resize fi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and send them to a thumbnails directory (requires convert from Imagemagick)
文件搜索
find / -name file1 从 ‘/’ 开始进入根文件系统搜索文件和目录
find / -user user1 搜索属于用户 ‘user1’ 的文件和目录
find /home/user1 -name *.bin 在目录 ‘/ home/user1′ 中搜索带有’.bin’ 结尾的文件
find /usr/bin -type f -atime +100 搜索在过去100天内未被使用过的执行文件
find /usr/bin -type f -mtime -10 搜索在10天内被创建或者修改过的文件
find / -name *.rpm -exec chmod 755 ‘{}’ ; 搜索以 ‘.rpm’ 结尾的文件并定义其权限
find / -xdev -name *.rpm 搜索以 ‘.rpm’ 结尾的文件,忽略光驱、捷盘等可移动设备
locate *.ps 寻找以 ‘.ps’ 结尾的文件 – 先运行 ‘updatedb’ 命令
whereis halt 显示一个二进制文件、源码或man的位置
which halt 显示一个二进制文件或可执行文件的完整路径
挂载一个文件系统
mount /dev/hda2 /mnt/hda2 挂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 确定目录 ‘/ mnt/hda2’ 已经存在
umount /dev/hda2 卸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 先从挂载点 ‘/ mnt/hda2’ 退出
fuser -km /mnt/hda2 当设备繁忙时强制卸载
umount -n /mnt/hda2 运行卸载操作而不写入 /etc/mtab 文件- 当文件为只读或当磁盘写满时非常有用
mount /dev/fd0 /mnt/floppy 挂载一个软盘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一个cdrom或dvdrom
mount /dev/hdc /mnt/cdrecorder 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mount /dev/hdb /mnt/cdrecorder 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mount -o loop file.iso /mnt/cdrom 挂载一个文件或ISO镜像文件
mount -t vfat /dev/hda5 /mnt/hda5 挂载一个Windows FAT32文件系统
mount /dev/sda1 /mnt/usbdisk 挂载一个usb 捷盘或闪存设备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user,password=pass //WinClient/share /mnt/share 挂载一个windows网络共享
磁盘空间
df -h 显示已经挂载的分区列表
ls -lSr |more 以尺寸大小排列文件和目录
du -sh dir1 估算目录 ‘dir1′ 已经使用的磁盘空间’
du -sk * | sort -rn 以容量大小为依据依次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大小
rpm -q -a –qf ‘%10{SIZE}t%{NAME}n’ | sort -k1,1n 以大小为依据依次显示已安装的rpm包所使用的空间 (fedora, redhat类系统)
dpkg-query -W -f=’${Installed-Size;10}t${Package}n’ | sort -k1,1n 以大小为依据显示已安装的deb包所使用的空间 (ubuntu, debian类系统)
返回顶部索引 ^
用户和群组
groupadd group_name 创建一个新用户组
groupdel group_name 删除一个用户组
groupmod -n new_group_name old_group_name 重命名一个用户组
useradd -c “Name Surname ” -g admin -d /home/user1 -s /bin/bash user1 创建一个属于 “admin” 用户组的用户
useradd user1 创建一个新用户
userdel -r user1 删除一个用户 ( ‘-r’ 排除主目录)
usermod -c “User FTP” -g system -d /ftp/user1 -s /bin/nologin user1 修改用户属性
passwd 修改口令
passwd user1 修改一个用户的口令 (只允许root执行)
chage -E 2005-12-31 user1 设置用户口令的失效期限
pwck 检查 ‘/etc/passwd’ 的文件格式和语法修正以及存在的用户
grpck 检查 ‘/etc/passwd’ 的文件格式和语法修正以及存在的群组
newgrp group_name 登陆进一个新的群组以改变新创建文件的预设群组
返回顶部索引 ^
文件的权限 – 使用 “+” 设置权限,使用 “-” 用于取消
ls -lh 显示权限
ls /tmp | pr -T5 -W$COLUMNS 将终端划分成5栏显示
chmod ugo+rwx directory1 设置目录的所有人(u)、群组(g)以及其他人(o)以读(r )、写(w)和执行(x)的权限
chmod go-rwx directory1 删除群组(g)与其他人(o)对目录的读写执行权限
chown user1 file1 改变一个文件的所有人属性
chown -R user1 directory1 改变一个目录的所有人属性并同时改变改目录下所有文件的属性
chgrp group1 file1 改变文件的群组
chown user1:group1 file1 改变一个文件的所有人和群组属性
find / -perm -u+s 罗列一个系统中所有使用了SUID控制的文件
chmod u+s /bin/file1 设置一个二进制文件的 SUID 位 – 运行该文件的用户也被赋予和所有者同样的权限
chmod u-s /bin/file1 禁用一个二进制文件的 SUID位
chmod g+s /home/public 设置一个目录的SGID 位 – 类似SUID ,不过这是针对目录的
chmod g-s /home/public 禁用一个目录的 SGID 位
chmod o+t /home/public 设置一个文件的 STIKY 位 – 只允许合法所有人删除文件
chmod o-t /home/public 禁用一个目录的 STIKY 位
返回顶部索引 ^
文件的特殊属性 – 使用 “+” 设置权限,使用 “-” 用于取消
chattr +a file1 只允许以追加方式读写文件
chattr +c file1 允许这个文件能被内核自动压缩/解压
chattr +d file1 在进行文件系统备份时,dump程序将忽略这个文件
chattr +i file1 设置成不可变的文件,不能被删除、修改、重命名或者链接
chattr +s file1 允许一个文件被安全地删除
chattr +S file1 一旦应用程序对这个文件执行了写操作,使系统立刻把修改的结果写到磁盘
chattr +u file1 若文件被删除,系统会允许你在以后恢复这个被删除的文件
lsattr 显示特殊的属性
返回顶部索引 ^
打包和压缩文件
bunzip2 file1.bz2 解压一个叫做 ‘file1.bz2’的文件
bzip2 file1 压缩一个叫做 ‘file1’ 的文件
gunzip file1.gz 解压一个叫做 ‘file1.gz’的文件
gzip file1 压缩一个叫做 ‘file1’的文件
gzip -9 file1 最大程度压缩
rar a file1.rar test_file 创建一个叫做 ‘file1.rar’ 的包
rar a file1.rar file1 file2 dir1 同时压缩 ‘file1’, ‘file2’ 以及目录 ‘dir1’
rar x file1.rar 解压rar包
unrar x file1.rar 解压rar包
tar -cvf archive.tar file1 创建一个非压缩的 tarball
tar -cvf archive.tar file1 file2 dir1 包含了 ‘file1’, ‘file2’ 以及 ‘dir1’的档案文件
tar -tf archive.tar 显示一个包中的内容
tar -xvf archive.tar 释放一个包
tar -xvf archive.tar -C /tmp 将压缩包释放到 /tmp目录下
tar -cvfj archive.tar.bz2 dir1 创建一个bzip2格式的压缩包
tar -xvfj archive.tar.bz2 解压一个bzip2格式的压缩包
tar -cvfz archive.tar.gz dir1 创建一个gzip格式的压缩包
tar -xvfz archive.tar.gz 解压一个gzip格式的压缩包
zip file1.zip file1 创建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
zip -r file1.zip file1 file2 dir1 将几个文件和目录同时压缩成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
unzip file1.zip 解压一个zip格式压缩包
返回顶部索引 ^
RPM 包 – (Fedora, Redhat及类似系统)
rpm -ivh package.rpm 安装一个rpm包
rpm -ivh –nodeeps package.rpm 安装一个rpm包而忽略依赖关系警告
rpm -U package.rpm 更新一个rpm包但不改变其配置文件
rpm -F package.rpm 更新一个确定已经安装的rpm包
rpm -e package_name.rpm 删除一个rpm包
rpm -qa 显示系统中所有已经安装的rpm包
rpm -qa | grep httpd 显示所有名称中包含 “httpd” 字样的rpm包
rpm -qi package_name 获取一个已安装包的特殊信息
rpm -qg “System Environment/Daemons” 显示一个组件的rpm包
rpm -ql package_name 显示一个已经安装的rpm包提供的文件列表
rpm -qc package_name 显示一个已经安装的rpm包提供的配置文件列表
rpm -q package_name –whatrequires 显示与一个rpm包存在依赖关系的列表
rpm -q package_name –whatprovides 显示一个rpm包所占的体积
rpm -q package_name –scripts 显示在安装/删除期间所执行的脚本l
rpm -q package_name –changelog 显示一个rpm包的修改历史
rpm -qf /etc/httpd/conf/httpd.conf 确认所给的文件由哪个rpm包所提供
rpm -qp package.rpm -l 显示由一个尚未安装的rpm包提供的文件列表
rpm –import /media/cdrom/RPM-GPG-KEY 导入公钥数字证书
rpm –checksig package.rpm 确认一个rpm包的完整性
rpm -qa gpg-pubkey 确认已安装的所有rpm包的完整性
rpm -V package_name 检查文件尺寸、 许可、类型、所有者、群组、MD5检查以及最后修改时间
rpm -Va 检查系统中所有已安装的rpm包- 小心使用
rpm -Vp package.rpm 确认一个rpm包还未安装
rpm2cpio package.rpm | cpio –extract –make-directories bin 从一个rpm包运行可执行文件
rpm -ivh /usr/src/redhat/RPMS/arch/package.rpm 从一个rpm源码安装一个构建好的包
rpmbuild –rebuild package_name.src.rpm 从一个rpm源码构建一个 rpm 包
返回顶部索引 ^
YUM 软件包升级器 – (Fedora, RedHat及类似系统)
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下载并安装一个rpm包
yum localinstall package_name.rpm 将安装一个rpm包,使用你自己的软件仓库为你解决所有依赖关系
yum update package_name.rpm 更新当前系统中所有安装的rpm包
yum update package_name 更新一个rpm包
yum remove package_name 删除一个rpm包
yum list 列出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包
yum search package_name 在rpm仓库中搜寻软件包
yum clean packages 清理rpm缓存删除下载的包
yum clean headers 删除所有头文件
yum clean all 删除所有缓存的包和头文件
返回顶部索引 ^
DEB 包 (Debian, Ubuntu 以及类似系统)
dpkg -i package.deb 安装/更新一个 deb 包
dpkg -r package_name 从系统删除一个 deb 包
dpkg -l 显示系统中所有已经安装的 deb 包
dpkg -l | grep httpd 显示所有名称中包含 “httpd” 字样的deb包
dpkg -s package_name 获得已经安装在系统中一个特殊包的信息
dpkg -L package_name 显示系统中已经安装的一个deb包所提供的文件列表
dpkg –contents package.deb 显示尚未安装的一个包所提供的文件列表
dpkg -S /bin/ping 确认所给的文件由哪个deb包提供
APT 软件工具 (Debian, Ubuntu 以及类似系统)
apt-get install package_name 安装/更新一个 deb 包
apt-cdrom install package_name 从光盘安装/更新一个 deb 包
apt-get update 升级列表中的软件包
apt-get upgrade 升级所有已安装的软件
apt-get remove package_name 从系统删除一个deb包
apt-get check 确认依赖的软件仓库正确
apt-get clean 从下载的软件包中清理缓存
apt-cache search searched-package 返回包含所要搜索字符串的软件包名称
查看文件内容
cat file1 从第一个字节开始正向查看文件的内容
tac file1 从最后一行开始反向查看一个文件的内容
more file1 查看一个长文件的内容
less file1 类似于 ‘more’ 命令,但是它允许在文件中和正向操作一样的反向操作
head -2 file1 查看一个文件的前两行
tail -2 file1 查看一个文件的最后两行
tail -f /var/log/messages 实时查看被添加到一个文件中的内容
返回顶部索引 ^
文本处理
cat file1 file2 … | command <> file1_in.txt_or_file1_out.txt general syntax for text manipulation using PIPE, STDIN and STDOUT
cat file1 | command( sed, grep, awk, grep, etc…) > result.txt 合并一个文件的详细说明文本,并将简介写入一个新文件中
cat file1 | command( sed, grep, awk, grep, etc…) >> result.txt 合并一个文件的详细说明文本,并将简介写入一个已有的文件中
grep Aug /var/log/messages 在文件 ‘/var/log/messages’中查找关键词”Aug”
grep ^Aug /var/log/messages 在文件 ‘/var/log/messages’中查找以”Aug”开始的词汇
grep [0-9] /var/log/messages 选择 ‘/var/log/messages’ 文件中所有包含数字的行
grep Aug -R /var/log/ 在目录 ‘/var/log’ 及随后的目录中搜索字符串”Aug”
sed ‘s/stringa1/stringa2/g’ example.txt 将example.txt文件中的 “string1” 替换成 “string2”
sed ‘/^$/d’ example.txt 从example.txt文件中删除所有空白行
sed ‘/ #/d; /^$/d’ example.txt 从example.txt文件中删除所有注释和空白行
echo ‘esempio’ | tr ‘[:lower:]’ ‘[:upper:]’ 合并上下单元格内容
sed -e ‘1d’ result.txt 从文件example.txt 中排除第一行
sed -n ‘/stringa1/p’ 查看只包含词汇 “string1″的行
sed -e ‘s/ $//’ example.txt 删除每一行最后的空白字符
sed -e ‘s/stringa1//g’ example.txt 从文档中只删除词汇 “string1” 并保留剩余全部
sed -n ‘1,5p;5q’ example.txt 查看从第一行到第5行内容
sed -n ‘5p;5q’ example.txt 查看第5行
sed -e ‘s/00/0/g’ example.txt 用单个零替换多个零
cat -n file1 标示文件的行数
cat example.txt | awk ‘NR%2==1’ 删除example.txt文件中的所有偶数行
echo a b c | awk ‘{print $1}’ 查看一行第一栏
echo a b c | awk ‘{print $1,$3}’ 查看一行的第一和第三栏
paste file1 file2 合并两个文件或两栏的内容
paste -d ‘+’ file1 file2 合并两个文件或两栏的内容,中间用”+”区分
sort file1 file2 排序两个文件的内容
sort file1 file2 | uniq 取出两个文件的并集(重复的行只保留一份)
sort file1 file2 | uniq -u 删除交集,留下其他的行
sort file1 file2 | uniq -d 取出两个文件的交集(只留下同时存在于两个文件中的文件)
comm -1 file1 file2 比较两个文件的内容只删除 ‘file1’ 所包含的内容
comm -2 file1 file2 比较两个文件的内容只删除 ‘file2’ 所包含的内容
comm -3 file1 file2 比较两个文件的内容只删除两个文件共有的部分
返回顶部索引 ^
字符设置和文件格式转换
dos2unix filedos.txt fileunix.txt 将一个文本文件的格式从MSDOS转换成UNIX
unix2dos fileunix.txt filedos.txt 将一个文本文件的格式从UNIX转换成MSDOS
recode ..HTML < page.txt > page.html 将一个文本文件转换成html
recode -l | more 显示所有允许的转换格式
文件系统分析
badblocks -v /dev/hda1 检查磁盘hda1上的坏磁块
fsck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linux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fsck.ext2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2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e2fsck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2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e2fsck -j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3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fsck.ext3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ext3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fsck.vfat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fat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fsck.msdos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dos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dosfsck /dev/hda1 修复/检查hda1磁盘上dos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初始化一个文件系统
mkfs /dev/hda1 在hda1分区创建一个文件系统
mke2fs /dev/hda1 在hda1分区创建一个linux ext2的文件系统
mke2fs -j /dev/hda1 在hda1分区创建一个linux ext3(日志型)的文件系统
mkfs -t vfat 32 -F /dev/hda1 创建一个 FAT32 文件系统
fdformat -n /dev/fd0 格式化一个软盘
mkswap /dev/hda3 创建一个swap文件系统
SWAP文件系统
mkswap /dev/hda3 创建一个swap文件系统
swapon /dev/hda3 启用一个新的swap文件系统
swapon /dev/hda2 /dev/hdb3 启用两个swap分区
返回顶部索引 ^
备份
dump -0aj -f /tmp/home0.bak /home 制作一个 ‘/home’ 目录的完整备份
dump -1aj -f /tmp/home0.bak /home 制作一个 ‘/home’ 目录的交互式备份
restore -if /tmp/home0.bak 还原一个交互式备份
rsync -rogpav –delete /home /tmp 同步两边的目录
rsync -rogpav -e ssh –delete /home ip_address:/tmp 通过SSH通道rsync
rsync -az -e ssh –delete ip_addr:/home/public /home/local 通过ssh和压缩将一个远程目录同步到本地目录
rsync -az -e ssh –delete /home/local ip_addr:/home/public 通过ssh和压缩将本地目录同步到远程目录
dd bs=1M if=/dev/hda | gzip | ssh user@ip_addr ‘dd of=hda.gz’ 通过ssh在远程主机上执行一次备份本地磁盘的操作
dd if=/dev/sda of=/tmp/file1 备份磁盘内容到一个文件
tar -Puf backup.tar /home/user 执行一次对 ‘/home/user’ 目录的交互式备份操作
( cd /tmp/local/ && tar c . ) | ssh -C user@ip_addr ‘cd /home/share/ && tar x -p’ 通过ssh在远程目录中复制一个目录内容
( tar c /home ) | ssh -C user@ip_addr ‘cd /home/backup-home && tar x -p’ 通过ssh在远程目录中复制一个本地目录
tar cf – . | (cd /tmp/backup ; tar xf – ) 本地将一个目录复制到另一个地方,保留原有权限及链接
find /home/user1 -name ‘.txt’ | xargs cp -av –target-directory=/home/backup/ –parents 从一个目录查找并复制所有以 ‘.txt’ 结尾的文件到另一个目录
find /var/log -name ‘*.log’ | tar cv –files-from=- | bzip2 > log.tar.bz2 查找所有以 ‘.log’ 结尾的文件并做成一个bzip包
dd if=/dev/hda of=/dev/fd0 bs=512 count=1 做一个将 MBR (Master Boot Record)内容复制到软盘的动作
dd if=/dev/fd0 of=/dev/hda bs=512 count=1 从已经保存到软盘的备份中恢复MBR内容
返回顶部索引 ^
光盘
cdrecord -v gracetime=2 dev=/dev/cdrom -eject blank=fast -force 清空一个可复写的光盘内容
mkisofs /dev/cdrom > cd.iso 在磁盘上创建一个光盘的iso镜像文件
mkisofs /dev/cdrom | gzip > cd_iso.gz 在磁盘上创建一个压缩了的光盘iso镜像文件
mkisofs -J -allow-leading-dots -R -V “Label CD” -iso-level 4 -o ./cd.iso data_cd 创建一个目录的iso镜像文件
cdrecord -v dev=/dev/cdrom cd.iso 刻录一个ISO镜像文件
gzip -dc cd_iso.gz | cdrecord dev=/dev/cdrom – 刻录一个压缩了的ISO镜像文件
mount -o loop cd.iso /mnt/iso 挂载一个ISO镜像文件
cd-paranoia -B 从一个CD光盘转录音轨到 wav 文件中
cd-paranoia — “-3” 从一个CD光盘转录音轨到 wav 文件中(参数-3)
cdrecord –scanbus 扫描总线以识别scsi通道
dd if=/dev/hdc | md5sum 校验一个设备的md5sum编码,例如一张 CD
返回顶部索引 ^
网络 – (以太网和WIFI无线)
ifconfig eth0 显示一个以太网卡的配置
ifup eth0 启用一个 ‘eth0’ 网络设备
ifdown eth0 禁用一个 ‘eth0’ 网络设备
ifconfig eth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控制IP地址
ifconfig eth0 promisc 设置 ‘eth0’ 成混杂模式以嗅探数据包 (sniffing)
dhclient eth0 以dhcp模式启用 ‘eth0’
route -n show routing table
route add -net 0/0 gw IP_Gateway configura default gateway
route add -net 192.168.0.0 netmask 255.255.0.0 gw 192.168.1.1 configure static route to reach network ‘192.168.0.0/16’
route del 0/0 gw IP_gateway remove static route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activate ip routing
hostname show hostname of system
host www.example.com lookup hostname to resolve name to ip address and viceversa(1)
nslookup www.example.com lookup hostname to resolve name to ip address and viceversa(2)
ip link show show link status of all interfaces
mii-tool eth0 show link status of ‘eth0’
ethtool eth0 show statistics of network card ‘eth0’
netstat -tup show all active network connections and their PID
netstat -tupl show all network services listening on the system and their PID
tcpdump tcp port 80 show all HTTP traffic
iwlist scan show wireless networks
iwconfig eth1 show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network card
hostname show hostname
host www.example.com lookup hostname to resolve name to ip address and viceversa
nslookup www.example.com lookup hostname to resolve name to ip address and viceversa
whois www.example.com lookup on Whois database
GO TOP INDEX ^
Microsoft Windows networks (SAMBA)
nbtscan ip_addr netbios name resolution
nmblookup -A ip_addr netbios name resolution
smbclient -L ip_addr/hostname show remote shares of a windows host
smbget -Rr smb://ip_addr/share like wget can download files from a host windows via smb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user,password=pass //WinClient/share /mnt/share mount a windows network share

CentOS7防火墙的一些常用配置

# 启动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 查看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停止关闭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把一个源地址加入白名单,以便允许来自这个源地址的所有连接
# 这个在集群中使用常见
# 设置后利用firewall-cmd –reload更新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add-rich-rule ‘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1.215″ accept’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 特定域内的用户通过ssh可以连接,24标识255.255.255.0
firewall-cmd –remove-service=ssh –permanent
firewall-cmd –add-rich-rule ‘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72.16.30.0/24 service name=ssh accept’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firewall-cmd –list-all
# 将一个用户加入白名单
firewall-cmd –add-lockdown-whitelist-user=hadoo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 将用户id从白名单中去掉
firewall-cmd –remove-lockdown-whitelist-uid=uid
firewall-cmd –reload
# 查看所有打开的端口:
firewall-cmd  –list-ports
# 在某个区域打开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80/tcp –permanent
# 关闭端口
firewall-cmd –remove-port=465/tcp
# 打开服务,参见/etc/firewalld 目录下services文件夹中的服务,可以配置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service=samba
firewall-cmd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 关闭服务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service=samba
firewall-cmd –reload

CentOS7下分布式系统GlusterFS安装配置

1.主机规划
192.168.1.52 gfs1
192.168.1.71 gfs2

2.配置ssh免密码登录
在两个节点上分别执行
1).生成密钥文件
ssh-keygen -t rsa
2).将公钥拷贝到对方
#在192.168.1.52 gfs1上执行
ssh-copy-id root@192.168.1.71
#在192.168.1.71 gfs2上执行
ssh-copy-id root@192.168.1.52
3).测试
#在192.168.1.52 gfs1上执行
ssh root@192.168.1.71
#在192.168.1.71 gfs2上执行
ssh root@192.168.1.52

3.安装
1).在node{1-2}上安装glusterfs服务器和客户端
yum install -y centos-release-gluster38 glusterfs glusterfs-server glusterfs-fuse
2).设置开机自启动并启动
systemctl enable glusterd
systemctl start glusterd
3).在gfs1-gfs2节点上配置整个GlusterFS集群,把各个节点加入到集群
vim /etc/hosts
修改内容如下: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192.168.1.52 gfs1
192.168.1.71 gfs2
4).在任意一个节点上执行(添加对方为到集群)
如gfs1节点上执行
gluster peer probe gfs2
如果gfs2节点上即执行
gluster peer probe gfs1
5).在gfs{1-2}设置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firewall-cmd –add-service=glusterfs –permanent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24007-24008/udp –permanent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24007-24008/tcp –permanent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49152/tc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4.查看节点状态
gluster peer status

5.在gfs{1-2}上创建数据存储目录
mkdir -p /home/share/models

6.在gfs1上创建GlusterFS磁盘
注意:加上replica 2就是2个节点中,每个节点都要把数据存储一次,就是一个数据存储2份,每个节点一份
如果不加replica 2,就是2个节点的磁盘空间整合成一个硬盘
gluster volume create models replica 2 transport tcp gfs1:/home/share/models gfs2:/home/share/models force

7.创建/启动/停止/删除卷
gluster volume start models
gluster volume stop models
gluster volume delete models
注意,删除卷的前提是先停止卷

8.设置卷参数,如关闭只读,启动写,删除操作
gluster volume set models features.read-only Off
gluster volume set models nfs.trusted-write On

9.客户端以glusterfs方式挂载(此步重要,数据同步)
部署GlusterFS客户端并mount GlusterFS文件系统
注:ro:只读模式 rw:读写模式
1). 在gfs{1-2}上创建数据存储目录
mkdir -p /mnt/models
2). 在192.168.1.52 gfs1上执行
mount -t glusterfs -o rw gfs1:models /mnt/models/
3). 在192.168.1.71 gfs2上执行
mount -t glusterfs -o rw gfs2:models /mnt/models/
4).在gfs{1-2}上设置开机自动挂载卷
vim /etc/fstab
在192.168.1.52 gfs1上执行添加内容:
gfs1:models /mnt/models glusterfs defaults,_netdev 0 0
在72.168.30.71 gfs2上执行添加内容:
gfs2:models /mnt/models glusterfs defaults,_netdev 0 0

10.修改客户端只读为读写方式
1).检查是否有ro只读模式
mount
如果发现有ro,先umount后重新mount
umount /mnt/models
2).如果发现有提示“device is busy”,执行以下操作
在192.168.1.52 gfs1上执行
gluster volume stop models
umount /mnt/models
gluster volume start models
mount -t glusterfs -o rw gfs1:models /mnt/models/
在192.168.1.71 gfs2上执行
gluster volume stop models
umount /mnt/models
gluster volume start models
mount -t glusterfs -o rw gfs2:models /mnt/models/

Tomcat 9.0版本文件上传后无权限访问的问题

项目部署时用了Nginx+Tomcat9.0版本
      有同事反映图片上传后有时无法访问,报403 Forbidden 错误 ,这分明是权限问题导致的。上到图片物理路径,果然凡是通过Tomcat上传的图片,权限都比较低,上传时用户是Tomcat
前端用户访问时用的用户是nginx;但为什么用Tomcat7.0版本就没正常?后来查度娘和查看Tomcat官网发现,原来Tomcat在8.x以后的权限 UMASK=’0027′ 但在Tomcat7.x中是UMASK=’0022′
修改Tomcat的bin/catalina.sh
查找到UMASK=”0027″ 修改为 UMASK=”0022″ ;然后重启Tomcat 服务即可 systemctl restart tomcat

Linux系统挂载存储只读模式改成读写模式

1、mount
用于查看哪个模块输入只读,一般显示为:
[root@ACA81E27 models]# mount
2、如果发现有ro,就重新mount,或者umount以后再remount
3、umount /mnt/data
如果发现有提示“device is busy”,找到是什么进程使得他busy
fuser -m /mnt/data 将会显示使用这个模块的pid
fuser -mk /mnt/data 将会直接kill那个pid
然后重新mount即可。
4、还有一种方法是直接remount,命令为
mount -o rw,remount /mnt/data
当系统出现故障进入单用户模式时,通常/分区(根分区)会以只读方式mount,这时候如果只是对其他磁盘执行fsck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想要修改文件,会发现所有文件都是只读状态,无法修改。好在Linux下的mount命令支持一个remount选项,只需要执行如下命令:
mount / -o rw,remount
就可以将根分区重新mount为读写状态,从而可以完成必要的系统配置修改。

如何在Centos7安装配置Ansible自动运维工具

中文网站:https://ansible-tran.readthedocs.io/en/latest/index.html

1.管理主机要求
(1).Python 2.6 或 Python 2.7
(2).增加ulimit值,执行命令:
launchctl limit maxfiles 1024 2048

2.安装
#Centos安装Ansible需要先安装epel源,执行命令: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安装ansible,执行命令:
yum install ansible

3.配置密匙
#在服务端生成公匙私匙对,直接回车即可,不用设置密钥密码,执行命令:
ssh-keygen -t rsa

#避免在建立SSH连接时,重复输入密码,执行命令:
ssh-agent bash
ssh-add /home/yunwei/.ssh/id_rsa

#然后将公钥(id_rsa.pub)拷贝到客户端机器上,执行命令:
ssh-copy-id -p8800 yunwei@192.168.1.100

#在服务端本机也要操作,执行命令:
cat /home/yunwei/.ssh/id_rsa.pub >> /home/yunwei/.ssh/authorized_keys
chmod 600 /home/yunwei/.ssh/authorized_keys

#在服务端机器测试ssh连接客户端是否可以登录,执行命令:
ssh -p8800 yunwei@192.168.1.100

4.配置文件
#ansible的主要配置文件
(1).ansible应用程序的主配置文件:/etc/ansible/ansible.cfg
(2).Host Inventory定义管控主机:/etc/ansible/hosts

#修改/etc/ansible/hosts文件,执行命令:
vi /etc/ansible/hosts
内容如下所示:
[testServer]
#指定远程IP,端口及用户
192.168.1.100 ansible_ssh_port=8800 ansible_ssh_user=yunwei
#也可用IP:PORT方法设置端口
192.168.1.101:8800 ansible_ssh_user=yunwei
#本机不需要走ssh协议,可以设定连接为本地模式;也不需要指定端口及用户
#127.0.0.1 ansible_ssh_port=8800 ansible_ssh_user=yunwei
127.0.0.1 ansible_connection=local

#测试ansible连通性,执行命令:
ansible all -m ping

#指定某个用户登录,执行命令:
ansible all -m ping -u yunwei

#指定某个用户登录某个主机组,如登录testServer主机组,执行命令:
ansible testServer -m ping -u yunwei

5.禁用公匙认证提示信息,执行命令
export ANSIBLE_HOST_KEY_CHECKING=False

#或修改配置/etc/ansible/ansible.cfg文件,找到host_key_checking属性,把前面的注释去掉,执行命令:
vi /etc/ansible/ansible.cfg
修改内容如下所示:
[defaults]
host_key_checking = False

6.批量复制公匙到远程服务器脚本
#安装expect工具包,执行命令:
yum -y install expect
#安装netcat监听端口工具包,执行命令
yum -y install nc

#单条记录脚本(2个参数)
用法: ./copy_single_rsa.sh 192.168.1.101 8800
脚本copy_single_rsa.sh内容如下所示:

#!/usr/bin/expect
set passwd “yunwei@baD\$ai5e”
set ip [lindex $argv 0]
set port [lindex $argv 1]

set timeout 30

spawn ssh-copy-id -p$port yunwei@$ip
expect {
“yes/no” { send “yes\r”;exp_continue }
“password:” { send “$passwd\r” }
}
expect eof

#批量IP输入脚本(2个参数)
用法:./copy_ips_rsa.sh 192 168 1 1 230 8800
灵活脚本copy_ips_rsa.sh内容如下所示

#!/usr/bin/expect -f
set passwd “yunwei@baD\$ai5e”
#ip4start–IP第4位起始,ip4end–IP第4位结束
set ip4start [lindex $argv 0 ]
set ip4end [lindex $argv 1 ]

set timeout 10
for {set y $ip4start} {$y < $ip4end} {incr y} {
spawn ssh-copy-id -p8800 yunwei@192.168.1.$y
expect {
“yes/no” { send “yes\r”;exp_continue }
“password:” { send “$passwd\r” }
}
}

#按范围灵活输入脚本(6个参数)
用法:./copyrsa.sh 192 168 10 1 230 8800
灵活脚本copyrsa.sh内容如下所示

#!/usr/bin/expect
set passwd “yunwei@baD\$ai5e”

#获取控制台输入参
#ip0–ip地址第1位,ip1–ip地址第2位,ip2–ip地址第3位
#ip4start–ip地址第4位范围起始,ip4end–ip地址第4位范围结束
#port–端口
set ip0 [lindex $argv 0]
set ip1 [lindex $argv 1]
set ip2 [lindex $argv 2]
set ip4start [lindex $argv 3]
set ip4end [lindex $argv 4]
set port [lindex $argv 5]

#设置控制台输入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set timeout 30

for {set y $ip4start} {$y < $ip4end} {incr y} {
spawn nc -v $ip0.$ip1.$ip2.$y $port
expect {
“Ncat: Connection timed out” {
send_user “跳过 $ip0.$ip1.$ip2.$y 原因: Connection timed out。\n”;
continue
}
“Ncat: Connection refused” {
send_user “跳过 $ip0.$ip1.$ip2.$y 原因: Connection refused。\n”;
continue
}
“Ncat: No route to host” {
send_user “跳过 $ip0.$ip1.$ip2.$y 原因: No route to host。\n”;
continue
}
“can’t be established” {
send_user “跳过 $ip0.$ip1.$ip2.$y 原因: can’t be established。\n”;
continue
}
“Ncat: Connected to” {
send_user “继续执行下面$ip0.$ip1.$ip2.$y”;
spawn ssh-copy-id -p$port yunwei@$ip0.$ip1.$ip2.$y
expect {
“yes/no” { send “yes\r”;exp_continue }
“password:” { send “$passwd\r” }
“already installed” {
send_user “跳过 $ip0.$ip1.$ip2.$y 原因: already installed。\n”;
continue
}
}
eof {
send_user “eof\r”
}
}
eof {
send_user “eof\r”
}
}
expect eof
}

7.Ansible常用命令(yunwei为组名或IP,替换成自己的就行)
在 Linux 中,我们可以通过 ansible-doc -l 命令查看到当前 ansible 都支持哪些模块,通过 ansible-doc -s 模块名 又可以查看该模块有哪些参数可以使用

(1).command
#默认省略
ansible yunwei -a “df -h”
ansible yunwei -m command -a “df -h”

(2).shell
#执行远程主机的脚本
ansible yunwei -m shell -a “ps aux|grep zabbix”
ansible yunwei -m shell -a “echo yunwei_linux >>/tmp/123.txt”
ansible yunwei -m shell -a “cat /tmp/123.txt”

(3).script
#执行主控端脚本
ansible yunwei -m script -a “/home/abc.sh”

(4).copy
#复制文件到远程服务器
ansible yunwei -m copy -a “src=/etc/ansible/ansible.cfg dest=/tmp/ansible.cfg owner=yunwei group=yunwei mode=0644”
ansible yunwei -m copy -a “src=/etc/hosts dest=/tmp/”

(5).cron
ansible yunwei -m cron -a “name=ceshi minute=*/5 job=’/bin/bash /usr/sbin/ntpdate ntp1.aliyun.com>/dev/null 2>&1′”
ansible yunwei -m cron -a “name=ceshi state=absent”

(6).ping
#检查主机连接
ansible yunwei -m ping

(7).yum
#在节点上安装namp
ansible yunwei -m yum -a “name=namp state=installed”
#在节点上安装httpd
ansible yunwei -m yum -a “name=httpd state=present”

(8).service
#在节点上停止crond服务
ansible yunwei -m service -a “name=crond state=stopped”
#在节点上启动crond服务
ansible yunwei -m service -a “name=crond state=started”
#在节点上启动服务,并开机自启动
ansible yunwei -m service -a “name=httpd state=started enabled=yes”

(9).file
#创建软链接
ansible yunwei -m file -a “src=/etc/hosts dest=/tmp/hosts state=link”
#删除软链接
ansible yunwei -m file -a “path=/tmp/hosts state=absent”

(10).group
#指定节点上创建一个组名为aaa,gid为2017的组
ansible yunwei -m group -a “gid=2017 name=aaa”

(11).user
#在节点上创建一个用户aaa,组为aaa
ansible yunwei -m user -a “name=aaa groups=aaa state=present”
#删除用户示例
ansible yunwei -m user -a “name=aaa groups=aaa remove=yes”

(12).raw
#在节点上运行hostname
ansible yunwei -m raw -a “hostname|tee”

(13).get_url
#将指定url上的文件下载到/tmp下
ansible yunwei -m get_url -a “url=http://192.168.1.100/favicon.ico dest=/tmp”

(14).synchronize
#将主控方/ansible/a目录推送到指定节点的/tmp目录下
ansible yunwei -m synchronize -a “src=/ansible/a dest=/tmp/ compress=yes”
#将yunwei节点的/tmp/a目录拉取到主控节点的/ansible目录下
ansible yunwei -m synchronize -a “mode=pull src=/tmp/a dest=/ansible/”

参数:
mode=push 模式:推送模式push和拉取模式pull;默认都是推送push
delete=yes 使两边的内容一样(即以推送方为主)
compress=yes 开启压缩,默认为开启
–exclude=.git 忽略同步.git结尾的文件

8.yaml剧本编写规则
(1).pyYAML剧本编写规则
缩进:yaml使用一个固定的缩进风格表示数据层结构关系,saltstack需要每个缩进级别由两个空格组成,一定不能使用tab键。
冒号:每个冒号后面一定有一个空格(以冒号结尾不需要空格,表示文件路径的模板可以不需要空格)。
短横线:表示列表项,使用一个短横杠加一个空格。多个项使用同样的缩进级别作为同一个列表的一部分。

(2).编写剧本过程 编写好之后先 -C 测试 然后再执行
执行命令:vim /home/playbook/test.yml
– hosts: 172.16.1.31
tasks:
– command: uptime

(3).检查语法–syntax-check
执行命令:ansible-playbook –syntax-check /home/playbook/test.yml

(4).测试运行(加-C参数)
执行命令:ansible-playbook -C /home/playbook/test.yml

(5).运行
执行命令:ansible-playbook /home/playbook/test.yml

(6).追加文本内容 使用shell模块
执行命令:vim /home/playbook/test.yml
– hosts: 172.16.1.31
tasks:
– shell: echo “yunwei-linux” >>/etc/hosts

9.创建roles的步骤
(1).创建全局变量目录,执行命令:
mkdir -pv /home/playbook/group_vars/
touch /home/playbook/group_vars/all

(2).在每个角色命令的目录中分别创建files、handlers、tasks、templates、meta、defaults和vars目录,用不到的目录可以创建为空目录,但不可以不创建,执行命令:
mkdir -pv /home/playbook/roles/{test,zabbix_agent}/{tasks,files,templates,meta,handlers,vars,defaults}

注意事项:roles后面大括号内为角色名称,多个角色名称用英文号号分割
这个 playbook 为一个角色 ‘x’ 指定了如下的行为:
如果 roles/x/tasks/main.yml 存在, 其中列出的 tasks 将被添加到 play 中
如果 roles/x/handlers/main.yml 存在, 其中列出的 handlers 将被添加到 play 中
如果 roles/x/vars/main.yml 存在, 其中列出的 variables 将被添加到 play 中
如果 roles/x/meta/main.yml 存在, 其中列出的 “角色依赖” 将被添加到 roles 列表中 (1.3 and later)
所有 copy tasks 可以引用 roles/x/files/ 中的文件,不需要指明文件的路径。
所有 script tasks 可以引用 roles/x/files/ 中的脚本,不需要指明文件的路径。
所有 template tasks 可以引用 roles/x/templates/ 中的文件,不需要指明文件的路径。
所有 include tasks 可以引用 roles/x/tasks/ 中的文件,不需要指明文件的路径。

(3).在每个角色的handlers、tasks、meta、defaults、vars目录下创建main.yml文件,执行命令:
touch /home/playbook/roles/{test,zabbix_agent}/{defaults,vars,tasks,meta,handlers}/main.yml